&&&&里还拿着那封信,等着陆寻的指示。
&&&&陆寻回过神来之后,从青时手里接过信,又朝着青时挥了挥手,示意她不用在身边侍候了,待青时退下之后,她才打开信封,自其中抽出一张信笺纸来。
&&&&整张纸上,就只写了两个字。
&&&&等我。
&&&&字迹陆寻再熟悉不过,正是属于晏池的。
&&&&虽然只是两个字,但陆寻分明可以看出来,其中透着的来自于晏池的决心与坚定。
&&&&三哥他……
&&&&想起昨天晏池所说的,会来陆家提亲的事,陆寻一时又是羞又是忧的。
&&&&将信笺纸又重新放回了信封里,想了想,又将这封信放进了平时用来装一些Jing巧玩意儿的小匣子里,再拿了一把小锁头将匣子锁好,又将钥匙放进了贴身的荷包里,这才总算是稍稍放下心来了。
&&&&这封信,无论如何也不能让其他人看到了。
第269章 白眼狼
&&
&&&&,
&&&&晏池离开陆家回了晏家的事,无论是晏池自己还是陆家都没有声张。
&&&&也正因为这样,直到陆氏族里的人压不下心里的愤怒,渐渐将这件事与人说起之后,京城才开始有了这样的消息。
&&&&一开始,知道这个消息的人都只以为这是个笑话。
&&&&毕竟,当初晏池是如何在晏氏夫妇找上门时坚决不应允晏氏夫妇的要求的,京城许多人可都还觉得历历在目,当时多的是人在暗地里指责晏池对生父生母的无情,还是在隆佑帝都发了话之后,这件事才算是真的过去了。
&&&&另一方面,陆家和晏池无疑有着天壤之别,晏池如今入了翰林院为官,最该做的正是为着自己将来的前途作打算,有陆家在背后撑着,他将来的路无疑要平顺许多,而若是他回了晏家,晏家又能给他带来什么?
&&&&除了拖累,晏家什么也给不了他。
&&&&在这样的情况下,但凡是个脑子清醒的人,都绝不会舍陆家而选择晏家。
&&&&是以,听到这样的消息,可不就让人很容易就这个消息当作是笑话么?
&&&&可是,这个所谓的笑话传出去之后,却没有得到晏池这个当事人,以及陆家的任何否认,时间长了之后,众人便不由自主的惊愕起来。
&&&&这个消息……
&&&&是真的?
&&&&都没用到一天的时间,京城的许多人便都忍不住哗然。
&&&&除了那些看热闹的普通百姓,还有一些朝中的官员,所有人都想不通,晏池并非是愚蠢之人,他为什么会在这个时候作出一个这样荒唐透顶的选择呢?
&&&&而从头到尾,陆家任何人都没有就此事说过一个字。
&&&&与之相对应的,却是晏家那里,红光满面的晏氏夫妇见了人便忍不住跟人显摆,他们最出息的二儿子又回来了!
&&&&能让晏池舍弃陆家回到他们身边,晏氏夫妇都以为这是因为晏池对他们有着比山高比海深的亲情,又哪里能不得意呢?
&&&&就如他们当初将晏池过继给陆家时所想的那般,即使晏池过继给了陆家,他在陆家得到了成长之后,如今不还是回到了他们的身边,重新成了他们的儿子吗?
&&&&而陆家……
&&&&可不就是白白的替他们培养了儿子吗?
&&&&“父子、母子天性是无法磨灭的!”
&&&&这是晏氏夫妇近些日子以来最常说的一句话。
&&&&他们这样的轻狂劲儿,倒是让不少人都颇为看不上眼。
&&&&而与此同时,晏池也被越来越多的人称作是“养不熟的白眼狼”。
&&&&晏池在京城也算是极有名的人物了,不说四年前与生父生母闹出来的那场官司,只说他是被点中了榜眼在京城游过街的,认识他的人就绝不会少了。
&&&&也正因为有名,所以当初陆家是在什么样的情况下将晏池过继的,许多人心里也都是有数的。
&&&&在大部分人看来,以晏池当初在晏家时不受重视的程度,若是他没有被过继到陆家,他必定不可能像在陆家一样安心的读书,更不可能进入到寒山书院,也不可能以不及弱冠的年龄就考中了进士入朝为官。
&&&&可以说,晏池能有今天,除了他自己的努力之外,也就是得益于陆家的倾力培养了。
&&&&而现在,晏池才一取得了成绩不久,就这样毫不留恋的舍陆家而回到了晏家,在旁人看来,晏池这可不就是在拿了陆家做跳板,一朝得志便弃陆家如敝屣吗?
&&&&不管什么时候,这样不知感恩的人,都是得不到任何人的喜欢的。
&&&&为官,也是要讲究官声的。
&&&&为官之人,